塘属于五行属什么?
“塘”字,上为“南”,下为“水”。 《康熙字典》中解释“塘”字: “唐,古体作‘塘’。俗作‘塘’。从南从水。南北有水泽之处多塘。北周武帝有诏曰:诸泉塘,无得壅闭。李贤注:塘亦陂池也。
又音tang。水名。《史记·河渠书》:“穿渠灌田,岁赋其利三十亿万。民得其饶。溉灌二千馀顷,百姓飨其利。”裴骃集解引三国魏王肃语曰:“泗滨之水,东入于泗,谓之塘;西入于淮,谓之沟。” 由此可知,古代所谓的“塘”,其实是一种特指的灌溉设施,即人工挖掘的水道,可以用于灌溉,也可以用于排除积水、泄洪。这种人工挖掘的河道和天然形成的湖泊都是“水”,因此“塘”在古代属于“水”的范畴(南方地区部分自然形成的水塘也被称作“塘”)。
同时,古代的“塘”字除了表示人工挖掘的河道之外,还有自然形成的河道,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江河湖海”中的“塘”,这些自然形成的“塘”,当然属于“水”的范畴了。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塘”字,只有“táng”一个读音,并且解释为“洼地,多用于地名”。很明显,这是建国后简化的汉字,把“塘”字简化成了“塘”。而现代字典中对于“tāng”这个读音的解释是“方言,池塘”。现在的“塘”字已经不再属于“水”的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