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做唐筛最好?
唐氏筛查是孕妇孕期中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很多准妈妈对于这个项目感到很陌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进行以及什么时候做会比较好。今天 就为大家讲讲关于唐氏筛查的那些事儿~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是通过血清学检验和超声影像判断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并进一步诊断。
唐氏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等,是由于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60%左右的唐氏患儿出生后死亡,存活者智力发育也严重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通过唐氏筛查,可以检测出生唐氏儿的风险概率。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风险率高,则需要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或无创胎儿 DNA 检测明确诊断。
一般而言,唐氏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 生长发育迟缓,身材较矮小;
2. 面容奇特,头脸狭长,眼睛小而嘴大;
3. 智力障碍,学习困难,无法独立生活等。 如果妈妈们在妊娠期发现宝宝可能有唐氏症的征兆,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排查是否有唐氏症的危险因素。
目前唐氏综合症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定期产检,重视唐氏筛查就是关键的一步。 唐氏筛查的时间一般是在妊娠 15~20 周之间,具体的时间可以根据孕检时间或胎龄来定。 在检查之前,孕妇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保持空腹状态,避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有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唐氏筛查的结果,在检查前的几天之内,也应该避免服用。
唐氏筛查主要通过静脉抽血来完成,从手背上的静脉抽血后,将血样送至实验室检测。 结果一般在10天左右出炉,期间孕妇可以在网上自助查询结果,但最终报告以医院的纸质版为准。 如果是高风险人群,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羊水穿刺或无创DNA,以明确胎儿在宫内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