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没有五行?
有! 在《系辞》里面,有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生。” 这里将五行跟八卦联系起来,说明了五行与卦象是有联系的。 而“天在上为阳为乾,地在下为阴为坤”,这种阴阳的定位又和八卦的方位产生了联系。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说:“高者其气盛,下者其气衰……”这就是根据人的身材的高矮来辨别气的强弱,而人的身材的高矮取决于父母的基因以及后天的营养状况,这在中医里叫做“后天之本在于脾”。 所以在这里就建立了天地人三者的联系——这个联系在周易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周易中用天干地支表示时间,每一柱由天干一支组成,比如甲子、乙丑等。而在五行的属性中,除了金克木这一组外,其他都是下一柱五行生上一柱五行。如果天干是甲或者乙,那么地支就是寅、卯,五行是木;如果是丙丁,则是巳午,五行属火……也就是说,十天干对应着十二地支,依次是五行的一个循环。
而六十花甲子是由十个天干和十个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而成,每个组合都代表一天的时间,六十年一个轮回。 由此可以推算出年份、月份、日期与时间的关系。 当然,这当中还要考虑节气的问题。因为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是一个时间点,共有三百六十五点二五日,要除以365.25得到的时间单位叫“辰子秒”,简称“辰”,所以二十四节气又被称作“时辰表”。 每年的开始是从立春开始的,这个时候太阳到达了黄经0度,每天中午12时正,太阳由北向南移过黄道15度。
可以根据农历的生辰计算出的节气,从而确定五行属性。 如果生辰在中气前后,则取上下两柱的五行平均作为属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