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桂文斌桂文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有“五运六气”的概念(现代中医还承袭了这部分理论),这一理论把每一个运行周期分为五个阶段,用五行对应五脏来描述这五个阶段的阳气升降情况,用来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中提到“厥阴之令不行,太阴之气不下,阴阳离合,相火邪从,流溢经络,营血妄行。此皆郁热内生之变也。……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散之,金郁消之,水郁涵之。”其中“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分别指五脏的阳气在这一周期内出现郁结的情况,而“达之”“发之”“散之”“消之”“涵之”则是指消除或缓解五脏郁气的方法。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人体气机运行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违反了这个时间限制,阳气就会产生郁滞;第二,五脏的气机活动是有严格的顺序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相应内脏功能的紊乱乃至疾病的发生。 现在回到正题。

1.《黄帝内经》中说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春天到了,万物发陈,人也要顺应自然,让肝木生发出来,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一养生原则,即“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发,顺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这样,五脏机能的紊乱也就不可避免了。

2.《黄帝内经》中提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常青,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有左右,如是则邪辟不生,长生久视。”意思是说一年四季花草树木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都有一定的时间,人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否则就会生病。例如夏天天气炎热,人心火旺盛,而冬天天气寒冷,人的阳气伏藏于肾。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在夏天吃冰棍,喝凉茶,吹空调,导致寒气凝滞;或者冬天的里吃羊肉,烧火锅,喝酒,导致热气上炎,这样就破坏了身体阴阳调节的规律,疾病自然就来了。

黎明辉黎明辉优质答主

根据五行的特性,五方、五色、五时、五化、五气、五体、五脏、五音、五味和五志等均被归属为木、火、土、金、水之中,因而形成了12类75种事物或现象的五行系统。“五行”是用“行”来命名的五个类属,而不是事物或现象的名称。如“木”不是指“树木”,而是以树木为代表的类属。

五行系统是类比于自然界各类事物或现象的生成、制化的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现象而归纳出来的一种联系的学说,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想。“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学说是用来描述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规律的。“五行相侮”和“五行相乘”学说是用于概括反常情况下的两类过度制约关系的法则。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性质及其与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根据对古代劳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思维的结果。中医运用五行的特性,将人体五脏的形态、功能属性归纳为木火土金水。如将肝属木,主条达;心(包络)属火,主温热;脾(胃肠)属土,主敦壅;肺(大、小肠)属金,主收敛;肾(膀胱)属水,主闭藏。五脏作为整体生命的中心,又与以口、鼻、耳、目、二阴为代表的五窍,以筋、脉、肌、皮毛、骨为代表的身体组织,以及以怒、喜、思、悲、恐为代表的情志活动等发生联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