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治怎么样?
作为曾经的中冶人,现在的中冶集团员工,说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见谅! 中冶集团前身是冶金部,2005年由财政部划转到国资委管理,属于央企。原冶金部直属四家企业(钢研、冶金、矿冶、建工)加上金川集团组成了现在的中冶集团。
目前,中冶集团旗下有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 中国中冶(601618) 科工装备(000953) 北方稀土(000975) 中色股份(000758) 鼎鑫化工(000653) 有研新材(600206) 常宝股份(002478)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中冶国际,由于经营不善(盲目扩张,涉足不对口的地产行业,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足)连续亏损多年被退市风险。
现在中冶国际改名为中冶重装(002564)重新上市,整体盈利情况较好。其他几家公司经营状况也是参差不齐,有的亏损,有的微利或者盈利。 作为一名在冶金建设战线上奋斗了多年的老兵,现在离开那个工作岗位有些年头了,对中冶的感情依然很深。
客观地说,中冶曾经为祖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前我国钢铁企业设备落后,环保差,几乎整个行业都亏损。是中冶集团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帮助我国的钢铁企业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则的逐步完善,中冶的体制劣势逐步显现出来。作为一个特大型国企,机制不活,反应慢半拍,经营观念陈旧,创新意识缺乏。面对新的形势和时代要求,如何找准位置加快转型成为中冶面临的重大挑战。希望中冶能够好好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要再走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