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寓言好看吗?
美国寓言(The American Fable),又名“未来之歌”,是德国导演沃纳·赫尔措格2004年出品的纪录长片。影片以一种看似轻松的语调描述了人类的种种劣根性及对自然的漠视甚至践踏。该片从多方面批判了所谓现代文明社会。
导演沃纳·赫尔措格是世界著名电影大师,“新德国电影运动”代表人物。他的电影往往以充满原始气息的南美和北美大陆为拍摄地,在那里展开了关于人性、生命和文明的思考。在本片中,这样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虽然影片名为“寓言”,但其中的内容都是现实发生的事情或者现实中人们的信仰等等。寓言是假想的,但人性总是恒定的。影片中展示的人类种种劣根性都可在我们身边找到对应的现实。
在“人与自然”这方面,本片对现代工业社会发出了尖锐的批评,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片中以轻松的语调谈到了“911事件”(关于这一点,导演在影片正式开始前的字幕处声明说:这是对人类的批评,并不是为纽约双子塔被破坏而拍的)。此外,片中提到的“鱼会飞了”其实是2001年一家德国媒体搞的假新闻,他们认为大多数德国人会相信这种报道;还有片中引用的科学家认为2001年是个不吉利的年份,这其实是伪科学“玛雅预言”和天主教“默示录”相糅合的一个伪科学流派在德国发展的结果。对于这样的伪科学,导演不但没有反驳和批判,反而用一种近乎赞同的口吻在片中加以引用。事实上,这段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在本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影片的前半段,以“15个预言”的形式进行列举;第二次是在片尾,以预言家的口吻进行描绘。“世界末日”其实是美国西部片里一个永恒的命题,只是本片采用了科学(包括伪科学)而不是宗教或文学艺术的角度加以描述。
片中出现的“上帝”,事实上是指代着“神秘的上帝之手”。赫尔措格把“美国社会”的邪恶和“上帝”的恶作剧相提并论,这是“美国寓言”这种看似轻松的风格的由来,也是本片的片名《The American Fable》的由来。“Fable”在英语中有“寓言”和“神话”两个意思。本片其实也是以神话的角度批评了美国的现实。片中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和“美国社会”的态度其实是相同的。在欧洲知识分子这里,美国社会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杰出代表之一。
关于片中所出现的人类恶习,从“美国化”的角度来看,许多都不一定是“美国社会”的专利,而应是“现代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世界主义社会”的产物。比如片中提到的“人会成为消费者和电视观众”、“人会忘记曾经存在过的人”。而片中某些段落的素材的来源也并不只是美国,比如片中展示的乱葬岗,可能是南美洲的某一国;片中展示的“小丑”,据片尾字幕注释是法国人而非美国人。
片名《未来之歌》则出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让·莫里亚克的一段诗歌:“在这些年代,我听到一种未来之歌,歌声充满杀戮,歌声宣告着人类不再善良和公正,歌声宣告着人类的心不再美好而将变得冷酷无情……”赫尔措格在片中以此诗作为对现代工业社会(美国社会)的控诉。
其实本片中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美国社会)的描述,也可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做一种“原始人对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对原始社会(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两种文明冲突所释放出来的恶梦与恐惧。赫尔措格曾经拍摄了大量关于南美(秘鲁、巴西)“原始大陆”的影片,他对于工业污染和文化侵略有着深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