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时间多久?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今天1月6日,我刚从海南回来,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个科研团队的队长,他是研究日月食的,这次因为朔望月(农历29天最多29天半)的原因,有两次日食,一次在1月8号,一次在1月31号。 这次日食的过程非常壮观!先说1月8号的日食过程吧 7点54分开始偏食 8点05分一瞥圆食 8点17分全食阶段开始,这时太阳几乎被完全遮蔽,只有边缘亮光 8点29分全食阶段结束,这时太阳重新露出全部容颜 8点31分偏食阶段开始,太阳变成半圆 8点43分半圆消失,全食阶段重新开始 8点57分全食阶段再次结束 我正在三亚海边拍摄日落,突然天空发生奇异的变化,首先是太阳变成了一个发红的圆,随即这个圆慢慢变黑了。我正诧异这是啥现象的时候,从西南方向飞来了两架飞机,一架是运-12,另一架我忘了。这两架飞机似乎是为了避开太阳而改飞的,因为正常情况飞机是在太阳上面的。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冲下海滩,拿起相机就拍起了“黑太阳”,可惜由于速度不够快,加上海面反光,我没有拍到满意的“黑太阳”照片。不过我拍到了日偏食和日全食的照片。 从海南回来我就一直琢磨为什么会出现“黑太阳”的现象呢?经过我仔细查阅资料终于搞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月球引力导致的海水潮汐现象引起的。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会对地球上的海洋产生一种“挤压”的力量,使海水涨潮。而当月球继续向它沿轨道运行的方向移动时,在两个星球连线附近的海面上空,气压开始下降,在连线的另一侧海面上空,气压开始上升,直到月球彻底脱离直线位置时,海平面又恢复了原样。而在日食过程中,就是在这连续的变化过程中,海面气压差导致海水不断流进流出,从而改变了地球表面的电磁环境,最终影响了无线电通信。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出现日食的时候电磁环境会改变呢?我查找了很多资料终于发现答案: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具有非对称性,所以每一次月食都不会完全重复上一次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每次日食的过程都各有不同,而这次的日食恰好是近1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了5个多小时啊! 在我写作此篇答案时,查询到一条新闻:2019年将要出现五次日食。分别是: 1月21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域; 2月16日在北美洲东部; 3月15日在欧亚大陆; 5月8日在南北美洲及太平洋; 6月10日在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西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