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雷添添雷添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渭”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 《集韵》同“隈”。水崖也。一曰水名。《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郦山。《索隐》云:在长安西北,汉祠畤故址是也。又东注之渭,世以渭水染丝绸。又西灌之渭,地广沃,民平衍。 西注之渭,指的是渭河自咸阳桥以上的流经路线; 而今渭河在咸阳城区内的河道已经改道,但古人所说的这条河流的流向是没变的,从咸阳原边的沣河入峡口出发,一路向东,至西安东北角出峡谷,到浐河与灞河汇合后称作“四陂渭”或“渭陂”,再往东就是潼关。

2、《辞源》中关于“渭”的注释 渭河流域:指甘肃的洮河和渭河下游地区。 中国古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志》中有这样记载:“(渭南)县界南临渭水。”可见唐代的渭南,是指现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以东的地区。而唐时的凤翔府(治所在今日宝鸡市东)辖县之一便是“渭南县”,可见这条河流当时已经被称为“渭河”了。

另外,唐朝时陕府道管辖的区域包括今天陕西省的渭北地区,以及山西省西南部的汾河上游地区。而在宋朝时期,陕府道所领下的这一片区域,又被划分为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其中永兴军路的辖境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南以西及延安以南的地区,秦凤路上的大部分属今天甘肃的天水、平凉等地。 “秦陇”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文帝时的文学家贾谊写的《过秦论》中:“天下咸谓秦王不知仁恩,暴虐百姓……秦陇贤者乃闻而笑之。”这里的“秦陇”显然特指秦始皇所治的关中之地,而非整个陕西。

向开春向开春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更多地描述了事物存在的形式和性质,那么五行则强调整体结构和动态变化。五行的属性是通过推导和象征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规律。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描述和分类,以五行的相生相克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相乘相侮阐述异常情况下事物的关系。

五行学说中,每一个行皆具有其独特之符号与性质。所谓“行”有进行、运化、成长之义,因此,五行之学说乃是阐释五种自然运化之现象与规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古人在用木料生火的实践中懂得了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从火的炎上性状观察中懂得了火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的特性;从土地生长出各种植物的生产实践中懂得了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从金属器具在制造中具有相互改变、变革形状的加工过程中懂得了金具有收敛、肃杀、变革的特性;从水上流、润泽万物的实践中懂得了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的特性。在这些特性认识的基础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资生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木、火、土、金、水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从而形成了五行理论体系。

五行之间正常制约为生化,过度制约为克伤,相互制约包括生克制化和亢害承制两个方面。生化和制约是万物运动变化的两方面规律,只有生克制化运动不已,事物或现象才能维持正常,否则就会发生病理变化或产生异常现象。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存在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体现,其运动就是木、火、土、金、水五气的运动。五行学说从分析五行的特性及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以木、火、土、金、水五气为中介,以生克制化和亢害承制为运动形式的整体观。所以,五行学说是认识宇宙整体性和辨证处理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的一种哲学思维方法。

“渭”字本意为湖水激荡的形态,而水又是土木金火等物体运动的表现形式,所以渭字可拆分为火、土、木、金、水,五行在人,分别指的就是心、脾、肝、肺、肾,而五行不齐,就会导致相应的脏器产生病变,这就是中医理论的经络脏腑学说,因此,“渭”既是一个字,又是一个词,既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又是中医文化的象征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