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波动大?
其实,在中国A股市场,波动的确非常大!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A股的日振幅是国际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2015年牛市顶点的时候,两市市值高达34万亿,而当时美国的股票市值大概是中国的7倍左右。如果只算流通市值的话是10倍左右。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的当日振幅应该是美国的两倍左右。(因为美国有熔断机制,第一次熔断时,美股跌了将近18%)。
而中国2016年初的熔断,一次就跌去了7% ;英国在脱欧公投前也是连续几天大跌。后来,全球风险资产大跌,我国也不例外。只是,比起其他国家,我们算是温和的了——毕竟我们是政府说了算的市场。
那么,为什么中国A股波动这么大呢?原因不复杂。首先,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比如,作为一个拥有全球最大规模银行的金融体系,我国的银行在融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的银行在本质上还是监管下的机构,而非市场化的主体;在盈利方面,也要承担不少社会功能。这也就导致了在我国,资金的价格并不由市场供求决定,而是由国家制定利率决定的。这种通过央行印钞向公众和企业注入流动性,并且不断调整利率的行为,事实上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货币发行量。而通货膨胀会侵蚀每一个货币持有者的财富。人们就会寻求保值工具,这其中当然就包括股票等风险资产。
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投资者结构还不成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个人投资者是非常少的,几乎不存在个人炒股票的现象,市场上都是机构投资人。而在中国,个人投资者的比重相当大。这就使得面对同样的消息,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之前几次大幅低开,实际上是由于国际资本的撤离导致的。这些国际资本主要不是散户聚集的地方,所以反应比较理性。对于国内消息面相对敏感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却容易过度解读政策信号,进行非理性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