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字五行代表什么?
“宜”,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作“宜”,从宀(mián),从页,页亦声。 《说文》:“宜,所安也。”“宜”的本义就是合适、适宜的意思。
引申为应该、应当的意思,如《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宜知也。” 再引申指适巧、恰好,如杜甫《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又如宋太祖赵匡胤《咏月》诗:“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
上述意思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宜”表达。 “宜”还有另外一组含义相似的读音相近的字“義”和“宜”。
这组字在古文字形相同,都是从“言”、从“羊”,表示“言”有“羊”的味道即“善”的意思;后来两个字音形渐渐分化。但意义却保留了一部分。
“宜”所保留的一部分意义是指道理或者行为合乎道德规范或社会惯例——这跟今天使用的意思接近了;而“義”则专门保留了一般意义上的“义”的意思,还特指“正义”——这个意思现代人也用得很普遍。
古人认为,“义”是“宜”的补充解释——“宜”之所“宜”,是因为“义”。所以有“义之大者”的说法——指的就是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