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字在五行属什么?

仲孙依然仲孙依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念,其实跟音同义不同,古人也分两种情况来解释的…… 先来看一个例子,《礼记·中庸》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句子,其中,“信”被解释为诚心、诚实;而这里的“辩”就被解释成了“别异”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所谓的辩论是分别、区别的意思!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古意今殊的例子了~ 再如我们日常用到的很多成语中都有这种情况存在,比如大家平时常说的“一言九鼎”中的“鼎”在古代其实是“大锅”的意思(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再比如我们经常读错的“咄咄逼人”中的“咄咄”,它的本意也不是叫“大声叱喝”的意思呀~ 所以嘛……

那么对于题主的问题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在古代五行当中土居中央,所以土是主,其余四行由它生出来、又围绕它分布,因此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来讲的话就是“土载四行,四行并建”。 “念”字从“心”作声符,表明其与“心”有联系,而从“今”作意符表示这个字的本意为“现在的思想”;至于“五行为金木水火土”的说法,则是根据字形拆解来的。因为上面“辛”字属于金部,下面“立人”属于“人”部的意思,而金能克木,所以此处认为金的下方被木所困;火能克水,所以火的上方有水;土能克水,所以土在上;水能克火,所以水中有一“子”;金能生水,所以中间一竖划开的一左一右是两个“厶”,而两个“厶”可以组成“辛”。

这样一来,整个字形就组成了“我被困在金里面,旁边有人要救我,可是金太多把我困住了,我只能往右边走”这样一个画面感很强的故事情节。于是乎,“念”的这个字也就有了“思念”的含义啦~~ 而至于为什么把这个字定为“土”属,则是因为古代“土”这个汉字本身也有“地”或者“疆界”“界限”的含义在里面吧~~~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五行为金木水火土”这种说法的吧? 以上只是我个人见解哦^_^ 欢迎指正^^

优质答主

这个属于《康熙字典》里对五行属性的解释,这里摘录下来供你参阅—— 木火水土金 五行的属性是这样的,但是现实中每个字的属性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比如“森”字是土,而“林”字则是木;再如“静”字属土,而“靖”字就是水……因此判断一个字的属性时还要结合字形、字形结构进行综合判断,或者结合字形进行笔画数判断。

所以如果你实在不能确定该用哪一属去区分的话就用木吧!因为木代表生机的含义总是最合适的....(虽然感觉题主可能也不是这么问的问题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