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五行属什么?
1.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的构成和变化都是“五”与“一”两种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五”为阳刚之气、“一" 则为阴柔之精,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产生万物并使万物不断运动和发展着。古人把这种关系概括成五种形态,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形式,称之为五行。 在《尚书·洪范》中就有关于五行的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五行为自然界中的五种最基本的元素,它们不断运动、互相制约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体系。
2.古代哲学家的理论框架 (1)儒家思想 孔子在继承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礼乐文化的同时对礼制加以改造,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孟子和荀子都继承发展这一理论主张,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提出人要实现性善就必须“修身养性”,也就是克制自身的欲望来达到恢复人性的目的(其实这里的本性就是礼的实质);而荀子的主张与此正好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是恶的,必须依靠礼乐制度来约束人的自然属性来实现人性向善的目的。
(2)道家思想 老庄都认为世间事物都是在对立互损中不断运动的,所以他们追求超越于一切道德伦理之上的虚无主义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所以才有了庄周的逍遥游,才使老子提倡的道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宋代哲学家们的理论框架 以理学为代表的北宋时期儒学大家们将以上观点加以发展和完善最终建立了新儒学体系: (1)周敦颐以太极为宇宙始基,认为宇宙起源于无极而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由此生成万物。他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北宋理学的理论基础;
(2)程颢认为天就是理,万事万物各有其理,而人具有与天地相通的性,因此只要识得天理就可达到圣人境界了! 他提出的“致知格物”的理论是朱熹等理学家们建立完整理学体系的基本前提之一; (3)朱熹吸取前人之长创立了新的理学派系,他主张将格物致知作为进入圣人境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将理气论进一步细化:
(4)陆象山则认为人心即是天理,要认识自己就能认识天理; 王阳明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的观点并且创立了心学一派从而结束了宋明儒学长期僵化停滞的局面使其再次得到复兴… …等等
总之,五行说是一种朴素且实用的宇宙本体观,它是中国古代学者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它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由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世界而不能深入到微观层面进行探究! 所以对于人体这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来说就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元素了……其次虽然“相生相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但却又很难用语言来进行阐释:比如金能生水为什么又能克水呢?这让人难以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啦~最后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