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会过冬天?
老鼠,兔子和猪在冬眠的时候耗去了整整一个冬季;而狗和猫,虽不象他们那样彻底进入睡眠状态,但也减少了大部分的活动时间,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外,只有中午和傍晚各活动一会儿而已。 当然,这些动物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过冬的,如果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单独饲养,不给任何限制,它们肯定能熬到春暖花开。 但是,对那些以野生动物为食的人类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我们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亚欧大陆上,人们最早栽培的植物包括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等,都是能够在寒冷季节里减少休眠或停止生长的作物。我们的祖先能够充分依靠这些食物在冬季里获得足够的营养,所以不需要像动物那样通过增加运动来保持体温以免冻伤。 在这些谷物中,有一种叫粟的作物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在凉爽的春秋两季里迅速成长,而且能在严酷的寒冬里保持生命力,甚至在-10℃以下的温度里也不会被冻坏。于是,人们逐渐把种植粟作为主要耕作方式,并且把这种作物驯化而来,成为今天的小麦。
其他一些植物,比如橄榄树以及核桃树等,也是由野生的树木逐步驯化为今天的作物,其中也包括人们在冬季里食用的果实。不过,这些果树虽然能在入冬后提供丰富的食物,但只能供给人体日常活动中极小一部分的能量需要。人们要想使自己在漫长的冬季里保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节奏,必须摄取更多的热量,因而必须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的食物,如土豆、山芋、杂粮和肉类食品等等。 对现代人来说,由于有充足的能源物质供应,只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完全能够轻松抵挡冬日的严寒。但是对于古代和中世纪的人们来说,严冬的确是一个可怕的噩梦,它经常给人类带来难以抹去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