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属什么五行属性?
在易学界里有种说法,叫“五行的真正意义已经失传了”。这话说的有点道理,现在流行的五行学说,是建国后由苏联传入的,其实这跟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关系并不密切(虽然表面上有联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基于阴阳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是把阴阳作为五行的本质。所以古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黄帝内经》)、“阴阳者,万物之纲纪也”(《周易·系辞》);也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灵枢·经脉》) ……这里阴阳被等同于男女,比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阴阳相对的两个方面。这种观点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我们祖先是很重视这一点的。
但是到了今天,有人把五行简单的理解为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显然这是完全无视“阴阳者,天地之道”的古老哲思的。 那么什么是五行的真正的涵义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一、五行不是指具体的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而是指具有金木水火土5种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二、阴阳是就事物的两种状态而言的,它们是可以转化的,所以有“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说法(参见《黄帝内经》) ,这实际上是说阴阳是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两个范畴。
三、五行并不是简单的水火不相容,而是具有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关系——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五行生克制化宜平衡”——这就引出了五行的第三个基本性质——“动态平衡”。只有达到动态平衡,万事万物才能正常发展。
所以我说五行的真正涵义应该包括 阴阳、五行、动静 三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可以归结到五行之中。比如人体可以归结为五脏(心肝脾肺肾)+阴阳(气阴/阳虚),疾病可以归结为虚实寒热,生理功能可以归结为开(如肺气宣发)合(如肝气疏泄)降(如脾土运化)升(如心血运行)……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用来阐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消失规律的学说,是认识宇宙和自然的一种方法,包括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以及彼此相生、相克两种运动规律。它把人体的脏腑组织与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巧妙地联系起来,并以五行的运动规律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根据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可以确定不同属性的物质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例如:肝属木,脾属土,根据木克土的关系,可以确定肝病容易传给脾气,称作木旺乘土或木旺侮土;土生水,肾属水,脾属土,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可以理解脾脏的生理功能不仅取决于脾本身,而且与肝的疏泄功能,肾的滋养功能有关。同时,当脾的功能失调时,易影响肾的功能,脾虚可以导致肾虚。在临床上,当肝病影响到脾出现脾虚等证时,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和规律予以治疗,确定了“培土抑木”的治则,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按照五行归类,五脏分属于五种不同的五行属性,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五脏之中,心主神,所以,心除了主血脉之外,还是主管精神活动的重要脏器;五脏是属里,六腑是属表,因此,五脏是藏而不泻,六腑是泻而不藏。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联接而构成一个整体,并具有协调工作并有序运动。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五脏分属于五行属性,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肾水能滋养肝木,当肾水不足时,则肝木失于滋养而易亢,导致肝肾阴虚产生诸多症状,比如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失眠多梦、手足心热、两目干涩、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等症。
人体五脏在五行理论中分别是:“心对应火、肝对应木、脾对应土、肺对应金、肾对应水。”
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肝木有疏泄调达之功,调理机体的气机升降,调畅精神情志,促进脾胃消化功能。肝疏泄正常,人体的气机调达,心情就舒畅,食欲就好。肝木疏泄不及,会影响到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而出现胃脘胀满疼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五味分别入五脏,是根据脏腑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总结出来的。《内经》云:“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亦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酸走筋”的记载。说明在五味过极而出现病象之时,应禁食其所不喜之味,多食其所喜之味来加以调理和防治。“辛走气”并不是说辛味只能入肺,其它四脏不可以入,其它四味也一样。临床运用五味入五脏的理论来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和治则灵活掌握,不可拘泥。
“五行相生”是天地万物发生发展、运动不息的动力。“五行相克”是制约事物无限制发展,维持平衡协调的机制,使事物质的稳定状态不被突破。因此,五行相生相克是维持正常自然现象的规律。如果相生太过或不及,相克太过或不及,都是不正常的、破坏平衡协调的,因此可以导致临床五脏病变出现的各种异常。
一般中医里,我们只提五气,不提六气,所谓五气,指的就是木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