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增速原因?
1,人口红利 (劳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原因是因为人口红利,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导致工资水平很低;而现在是资本驱动型增长,资本成本低,所以我们的劳动成本虽然也在增加,但相对发达国家仍然有比较优势,这刺激了对外出口。 人口红利还体现在消费领域,因为人口结构的问题,未来30年养老金一直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必须通过财政支出补贴来维持社保的运转,当然这些支出最后都会体现在GDP上。
2,投资驱动 GDP的增长70%来源于投资,这个数据可能不太准确但有道理,因为GDP核算中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约在40%左右,也就是说一半的投资产生了20%的GDP增长。 高投资的驱动也跟我国的金融体制有关,因为我们储蓄率高、融资成本低,所以在国际上属于资本净出口国,所以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至于为什么高投资产生GDP增长,原理很简单,因为是新东西投入市场,比如建个工厂要生产产品,这个过程就增加了GDP。 但这个过程是不是一定创造价值呢?不一定!有些是透支未来的财富现在先积累起来,比如基建,修个桥或挖个运河也许能创造短期GDP,但它没有真实创造价值。 那怎么判断是否创造了价值呢?这就涉及到第三个因素——效率。
3,全要素生产率 TFP可以理解为生产过程中没被计算在内的那些要素的贡献,它反应的是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果某项政策提高了TFP,即使GDP不变,我们也说这项政策提升了福利水平;但如果GDP上升,但TFP没有提高,甚至下降,那么这种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带来增长的GDP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实质是TFP的增长,它是技术进步与效率改进的结果。 现在我国TFP增长慢的原因一方面是制度变迁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是核心技术没有突破导致的。要想真正提升TFP,需要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