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说文》:“,甘也。从艹,声。”段玉裁注:“、甜同字,凡物味之厚者皆曰。故曰‘’。” 《广韵·平声四支》:“,甘也。”“”字下引唐人杜甫诗“江糖”作为用例。 《集韵·去声五末》:“,蔗,甜汁。”“”字下引唐人韩愈诗“新蔗”作为用例。可见唐时“ ”写作“”或“ ”。
元明清时期文献中多作“ ”。如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你道我凶顽怕夫调。”明人张居正 《嘉靖贺岁词》:“锦云仙曲舞笙簧,听一声, 。”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海外输入日语汉字“ ”的影响,又或是受现代化学名词“糖分”的影响,“ ”被重新构形为“ ”,并沿用至今。但在许多传统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著旧字形“ ”的身影。 那么,为什么一个表示“甜”意的相关词语会带有两个不同的字形呢?原来,古文字“ ”的“艹”部是独体结构,而“ ”的“艹”部则是合体结构。所以,尽管两个字形相似,但是属于不同的字。不过,由于这两个字在发音和意义上都很相近,长期混用到一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