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接转球?
题主说的是接发球还是接球。。。 要是说接发球的话那可是门学问,得从正手、反手、削、拨弄等等手法去接,还得考虑来球的旋转方向(下旋、上旋),击球点的位置(高、低),以及来球的速度,力量,弧线等等综合因素来决定,怎么简单怎么接,怎么方便怎么接。 一般业余乒乓爱好者都是直板快攻打法居多,正手能近台快速攻杀或者对拉,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此时对于转不转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拉冲对方的反手位,若是能够拉冲出机会,直接得分;若不能,可以形成相持,为反攻创造机会。当然这些前提都得建立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 要是不考虑这些因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站在中线附近,右脚稍微后撤半步,左手扶住球拍,当对方发球的时候,把球拍向后引拍,在对方第二拍起跳的同时,用力将球向前上方打出,这样也能有效对付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球。
要是说接球的话,那就更简单了,只要不是太烂的选手,都可以用削球的方法接球(专业选手请忽略本条回答)。右手握拳放置胸前,利用腰部的力量带动手臂发力,向左前上方挥出,同时身体右转,这是最基本的削球动作,注意在落点选择上尽量选着对手的非受力点区域,这样可以有效延缓对手进攻的节奏,为自己争取时间,如果配合搓球技巧更是可以游刃有余地对付对手的刁钻攻势。
接转球时,在来球旋转加力的作用下,球拍与球接触的瞬间,球与胶皮相对滑动的距离较大,相撞较为激烈,因此击球感觉得不到明确的信息。下面分析几种具体的来球与击球。
1、下旋球 接下旋球时,触球的瞬间,球与拍面接触、滑动、相撞十分复杂。初学者可把球拍稍后仰,加长引拍距离,在来球跳起后的下降期击球的中下部,用切削球的方法去回接,以减少与来球下旋的相撞,增加切球的运行,借球的下旋加力向下运行。
2、上旋球 来球的上旋加力影响回接球的主要因素是球触拍后的反弹。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往往把回接球挡过网,或推推不过网而下网。解决的办法是在站位稍前的情况下,向前下方击球,触球的中部偏上或上部。由于触球瞬间有向前下方发力,产生的摩擦力可抵消来球部分上旋的加力,向前下方的作用力可使球过网后下落。
3、左侧旋球 由于来球的左侧旋加力,在球与拍触及时,来球会向右偏转,使回接的球经常向右出界。在接左侧旋时,应把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下降期触球的中下部,稍前送并向左摩擦一些(无论用推或削击球)。这样,球在触拍的瞬间,球与拍产生相互滑动,向左的摩擦力可减少右侧旋加力后产生的向右侧偏离的偏转而使回球得当。
对右侧旋球的击法正好与左侧旋球相反。 以上分析是专门性地针对来球某一种转球的击法。但在实际中,来球往往是几种转球综合的。例如:转与不转的综合、“左、右”偏旋与“上、下”旋的综合等。因此在接转球的击法中,应综合采用上述的方法。接转球中,如能在来球的上升期,或上升前期击球,则在回接时,不需要去抵消或少去抵消来球旋转力的作用而击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