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中国被判罚几次?
两次,一次是短道速滑半决赛上阻碍韩国选手黄大宪比赛导致韩国队退票退赛,一次是花样滑冰裁判长认定日本名将羽生结弦的4A跳失误而判给金妍儿银牌,事后证实这个判定有误。 第一次因为涉嫌故意使败,违反体育竞赛中的反贿赂条款,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禁赛一年;第二次因为裁判长错误判定导致金牌归属有误,引发三周之后日本民众到东京奥委会抗议、要求改判,国际奥委也迫于压力重新评估了该枚奖牌的归属(当时已经将奖牌发给各获奖运动员)并宣布进行重赛,但重赛的结果依然维持原判。
两次判决结果出来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都在感叹“坏人做了坏事终于被抓到了”之类的,不过平心而论这两次判罚都属合理范围,没有偏颇之处。 第一点来说,在短道速滑项目中明确有规定禁止阻挡对手,决赛中任子威和韩国选手黄大宪都是面对即将撞上的对手瞬间收脚,否则必然出现严重冲撞甚至摔出赛场。半决赛中张楚寒因为被阻赛情绪波动过大导致最终成绩不理想无缘A组决赛也是警示。
第二点来说,花滑规则中明确提到4A这个动作存在风险,选手本人需要承担可能因此受伤的风险,裁判员应该裁定该动作完成与否。在羽生结弦完成这个动作后明显可以看到他的右脚由于疼痛难以站立,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说腿部无法受力是因为韧带撕裂(具体细节可以搜2018年冬奥会羽生结弦摔倒视频)。
裁判判罚争议一直是冬奥会的热点话题,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屡屡与裁判“对簿公堂”,今年的平昌也不例外,中国代表团在花样滑冰、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等4个项目中提出了申诉,花样滑冰和自由式滑雪的申诉最终获得受理,短道速滑的两次申诉被驳回。花样滑冰团体赛中,中国队在双人滑第二组出场,隋文静/韩聪的自由滑获得139.51分。
但接下来,在俄罗斯队的双人滑选手塔拉索娃/莫洛佐夫出场后,他们得到了和隋文静/韩聪一模一样的分数。随后的冰舞、男单、女单,中国队再未出场,分数与排名也就此停滞,根据规则,每队取成绩最好的两个分值计算团体分。
最终,俄罗斯队因两个分值均高于中国队而反超拿到第七名,进入团体自由滑阶段,中国队则失去了与索契冬奥会亚军申雪/赵宏博在同一块场地中演绎《图兰朵》的资格。隋文静/韩聪在自由滑滑完之后不久,就从直播信号中听到裁判长念俄罗斯队组合的名字和自己同样的分数,当时隋文静就感觉不妙,她坦言自己感觉是,俄罗斯队分数直接压了过来。虽然分数相同,但排名却不一样,这让教练、队员和领队想不通。
根据花滑规则,若出现分数相同,则要以技术分高低来决定名次先后。中国队教练立即去后台查看裁判打分表,发现打分表上成绩是139.51,和冰面上显示的分数完全一致,而俄罗斯队的分数在打分表上标示为139.51*,技术分比中国高0.01分,按照规则,俄罗斯得以反超中国队获得第七名。中国队教练组当即提出,技术分的差值只有0.01分,不正常,甚至称这是个“BUG”。
随后,在中国队的申诉和国际滑联的解释中,又提到技术分差了0.2分,最终,在花样滑冰国际仲裁委员会裁定前,中国滑冰协会又将申诉材料寄往国际滑联。最终,仲裁委员会驳回了中国队的申诉理由。短道速滑项目中,申诉与被驳回已不是第一次。索契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队就在男队5000米接力中因被判犯规而痛失即将到手的金牌,主教练李琰也因为抱怨裁判的分贝过高而被取消资格,随后申奥大使杨扬出面为她进行辩护。
四年后的平昌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在1/4决赛和1/8决赛中相继失去男子500米和男子5000米接力的比赛资格。在男子500米1/4决赛中,韩国人两次挤碰中国选手武大靖,使他失去了刷新世界纪录、同时打破对手对韩国主项垄断的机会。
中国队当即提出仲裁申诉,但遭到驳回,最终,受到对手干扰的武大靖带伤走上决赛起点。他在随后的比赛中一路领先,成功创造全新世界纪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平昌冬奥会的首枚金牌,韩国队包揽了随后的3个项目的金牌,其中,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韩国人更是有踩冰、拉人等危险动作,再次让人感叹“赢了冠军,输了体育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奥会开幕前,李琰就直言裁判的判罚尺度正在从技术问题转向道德问题,而最终武大靖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也令人对李琰此番发言产生联想,他将这枚宝贵的金牌归因为“我们有实力战胜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