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铁好吗?
1.建设速度。作为内陆城市,长沙的地铁建设速度快得令人咋舌,尤其是2号线和4号线的跨度,一个南北向一个东西向,中间还穿插着高铁站、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施工难度非常大。但长沙还是通过盾构的方式,创造了国内地铁“地下穿行”的最快速度记录——单条线路一年穿越三幢建筑物,创下国内地铁“地下穿行”纪录。
相比之下,某地修了十几年的地铁,至今也没能穿过整条主干道(不是某地下道路或者地下隧道),实在是让人汗颜。
2.票价便宜。在长沙坐地铁,无论起步价还是全程票,费用都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便宜得多。另外,持残疾证、老年证、学生证等可享受门票减免或优惠。 3.站点设置合理,与公交换乘方便,通道连接各大商场,乘车便捷。
4.环保节能。全部采用AFC全自动电子支付系统,没有人工售票窗口,节约人力物力;并且采用了低噪音、能耗少的车辆,同时通过通信信号系统,实现列车运行信息、外部环境的实时采集与监控,确保乘客的安全。
5.人文关怀。在车站内为残障人士专门设置了上下车区域,并设立了“爱心专座”供有需要的人使用。 当然,长沙地铁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后期维护困难、人流管理不到位造成交通拥堵、设备更新缓慢导致部分列车晚点等等。
地铁是大中城市轨道交通中主要客运交通系统之一,通常由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地下线路等部分组成,列车采用电力牵引,是一种快速、准时、能力大、低能耗、少污染、安全舒适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与公共汽车相比,它具有运送能力大(单向每小时客运量可达5-10万人次)、速度快、时间准确、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地铁在运送乘客的同时,还兼有地面轨道交通的骨干路网和地下城市交通的功能,在大城市中修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和缓解城市客运交通中诸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如北京目前由于人口和车辆的急剧增长,中心区道路拥挤现象相当严重,尤其是乘客流量极大的东西向干道,每逢上下班时间,时常发生由于公共汽车无法行驶而造成道路堵塞的严重情况。尽管北京市地面道路上的公共汽车拥有量已达到7000余辆,日客运量高达1200万人次,但仍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乘客流量的需要。
因此在1977年北京市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现在北京又在建设新的轨道交通线,逐步建成地下轨道交通网。为了改善上海交通状况,减轻客流压力,作为华东地区经济中心的上海于1993年兴建了中国内地第二条地铁线路。同时,南京、广州、天津等城市也开始积极筹划修建自己的市区交通轨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