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一数是什么?
生肖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但是找这种规律却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把12个月分成4组,每组3个月。 第一组是1、4、7月,代表农历的正闰月; 第二组是2、5、8月; 第三组是3、6、9月; 第四组是10、11、12月。 这四组的开始月份分别对应着四季的开始——立春(正月)、立夏(四月)、立秋(七月)和立冬(十月)。而每一组的最后一个月又是该季最后一个节气所在的月份。
例如,春节出生的鼠在第一个月的末尾进入到春季,清明出生的兔子在第二三个月的中间进入了夏季,白露出生的鸡在第三季度的第一个月进入了秋季,冬至出生的马进入冬季的时间跟立春相差不到两个月。 而那些被我们称为“无春”或者“没夏”的年份,在日历上表现为该年的第一天跟下一个自然年第一天的月份相同。在这种年份里,四季就开始混乱了,因为节气已经无法准确对应的季节开始与结束的时间。
以2017年春节为例,立春是在2月3日,但是农历正月初一是2月8日,这个日期恰好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也就是说农历一年里最末的一天成为了新年,而后又经过了29天,才到了立春日。整个农历十二月相当于多了一个闰月。而在2014年和2016年里,这样的情况也出现过。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当出现“无春”现象的时候,就意味着下一年的立春或夏至即将到来,而这样的“无春”年份每六年会出现一次。为了保持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日期之间的固定关系,每当出现“无春”年份的时候,前一个农历年度的最后一个月就会增设一个节气,作为下一年农历的起点,以保证农历月份顺序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