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龙是上市公司吗?
上海申龙是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商用电动车,于2006年1月上市。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款车型竟然是一辆出租车。 说起这台车,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国内出租车行业还普遍使用燃油车,上海也刚经历过油改气,很多出租车改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然而天然气的热值低,导致车辆动力不足;其次,加气不方便,在道路维修的时候还有可能停气,给出租车造成很大不便。于是,一家名为「上海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的国企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即后来的“上海申龙”(现改名为“东风畅行”)。
经过几年的研制,上海申龙终于问世了。2005年,第一辆试验车成功下线,2006年正式投放市场。虽然它有一张电动车的脸,但内在却是燃油车的芯-搭载一台1.3升汽油发动机,匹配一台7档手动变速箱,配备一套驱动电机和离合器的混动系统。由于采用了燃油机,所以上牌无需办理《新能源专用牌照》,可以和普通燃油车一样申领。
在当时,这样的设计是相当别出心裁的。毕竟那个时候特斯拉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比亚迪的纯电动车型也只出现在工信部公示目录中,而像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甚至还没成立。可以说上海申龙是国内最早的一代“新造车势力”,比后来的“蔚小理”足足早了十几年。
不过,上海申龙只生产了几百辆电动车,就停止生产了。原因是销量不佳,加上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用户用车体验不好,因此逐渐被市场淘汰。 但上海申龙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2018年起,北京现代联手韩国SK集团组建新的车企-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引入全新品牌“菲斯塔”。
这个“菲斯塔”其实指的就是2010年底上市的现代菲斯塔EV,只不过现在换了一个名字重新登场。这款车也是现代汽车在国内首款量产的纯电动轿车,当初上市的时候号称“续航可达180公里/时,加速4.9秒”,售价26.98万元。不过后来经过多次改款降价,已经变得毫无存在感。
直到近日,北京现代又发布了菲斯塔EV的更新车型,并公布了17万元的起售价。对于这样一款已经停产多年且换代迟迟没落的车型,如今再次升级登场,不禁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