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五形”也就是金型、木型、水型、火型、土型。 中医理论中,将人的外貌特征归结为“五官”,即耳、目、鼻、口、四肢,并分别与之对应: 五官:耳属肾,主司听觉;舌属心,主司味觉;眼属肝,主司视觉;鼻孔与鼻道,属于肺脏,嗅觉由此而来;嘴部,唇属脾,齿为胃经。
手足:手属大肠小肠三焦经;足主胃肾膀胱。 除了五官和手足之外,还有“五志”(悲、忧、怒、喜、惊)以及“五脏”(心、肝、脾、肺、肾)等等。 而中医所说的“形”则比较宽泛,有形体、形质的意思,除包括五官七窍及体表形态外,还包括人的体能状态乃至性格特征等。我们常会看到“形实”“形虚”,或者是“形动”或者“形静”之类的词语出现。 而“五形”中的“五”并非单指“五种”,而是多指“多个”的意思。因此“五形”也具有量化的含义。 那么这些特征是如何量化得出的呢?又如何运用在实践之中呢? 这就要提到《黄帝内经》中关于形态学的一个著名篇目——《灵素节量》了。
《灵素节量》原文较长,这里仅摘取其中有关“五形”的一段: 这一段文字看似复杂难弄,但用现代语言进行概括,其实非常简单——“体型瘦小者多阴虚,体型肥硕者多阳虚”。
“形实”的人,体质多阳盛;“形虚”的人,体质多阴盛。两者可以简单记作:“形(体)实,多阳(气);形(体)虚,多阴(气)”。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结合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生活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完成对个体“形”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