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等学历考研?
一、什么叫同等学力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同等学力? 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规定,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两年以上的人员,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才能报考硕士研究生!
也就是说大专生和大学本科毕业生虽都有本科学历,但大专生的学历比大学本科生的学历要低一个等级;二者虽然都是国家教育系列承认的学历教育,但它们的起点是不同的——前者是高中起点的本升研(相当于高考时考上的大专+本科),而后者是初中起点的本升研(相当于高考时考上高中的本科+研究生)! 二、为什么要有同等学力的限制 大家都知道,考研分为统考和单独考试两种形式,参加独立考试的在职人员不需符合同等学力条件。
之所以规定同等学力报考者需具备的条件主要是为了逐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学门槛,同时兼顾国家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要求。 因为在本科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同等学力报考条件可以保证获得本科学历的考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同等学力考生如何备考 既然确定了要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来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那么这些考生在择校择专业方面就要多加注意: 一般来说,高校都偏爱接收本校或外校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以同等学力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招收非全日制自考、成考或网教等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高校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不过,自2016年起,教育部发布文件严禁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招生双轨制,所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只面向非在职人群。但是很多高校仍然有少量非统招的非全日制学硕名额,这部分名额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因此如果小伙伴们想要考取非全日制硕士,则完全可以将此类学校列入自己的选择范围之内。
确定好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全力备考啦!以初试为例,需要准备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专业基础课(数学/专业课)及综合科四门科目。复习时要根据各个科目的特点制定合理高效的备考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四、同等学力考生的复试优势 一般而言,在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们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复试或调剂阶段。这个阶段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由于复试环节主要考察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对学术观点的分析能力等,而这些正是同等学力人员在本科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他们经过长期的学习所积累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同等学力考生更容易在面试中获得评委老师的青睐从而顺利被录取。 五、总结 “同等学力”这一概念本身并没有问题,只不过现在有些同学在不了解其定义的情况下却将“歧视”二字贴在其身上。事实上,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阶段的考核,各大招生单位都会按照公平公开的准则对所有考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定,不会偏袒任何一人也不会给任何人开后门。 所以,各位想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的同学们大可放心大胆地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