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贡亲王是谁?
说起这个,就得说说老佛爷。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3日-1908年11月14日)是清朝第11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光绪。他的生母为慈禧太后胞妹叶赫那拉氏富察氏,即大公主。
由于老佛爷的妹妹生了一个病鬼儿子,所以她一直认为自己的妹妹福分浅薄,于是将妹妹嫁给嘉庆帝十七子慎郡王允禧的第八子瑞郡王永庆作为正室,所以永庆又被称为“恭亲王”。
后来永庆的第五个儿子奕訢继承爵位成为恭亲王。而这位奕訢就是咱们说的踢球贡亲王了。
至于他为啥叫踢球贡亲王呢,还得说到一次洋人的来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在谈判中,英法两国要求清政府开放津门通商,并修条约,但咸丰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不肯答应。
恭亲王奕䜣等人与洋人议和,签订《天津条约》,但咸丰帝仍不放心,派奕䜣赴热河与洋人重新商议。就在这个时候,奕欣的亲信太监安得海从北京去热河告诉他说,京城百姓听说恭亲王要走的消息都很伤心,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保卫国家的人总是要有的嘛! 这一番话令咸丰帝十分受用,遂派了2千人给他作护卫营。
当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开到天津时,英国公使额尔金、法国公使葛罗得知消息非常生气,指责奕欣违反《天津条约》擅自招募军队,扬言要把他们就地解散。奕欣为了顾全大局只好暂时把队伍撤到杨村驻防。这事被一个好事者知道了,此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路边: “钦差大臣亮堂堂,不过是个大饭桶;统带三千黑心肠,却是几个好冤家。”
这副对联被英法的士兵看见了,他们哈哈大笑起来,还纷纷把它抄录传阅,一时传遍了京津一带,搞得恭王府的官吏们惶惶不可终日。不久以后,奕欣在英法军队的护送之下终于到达热河。
因为这件事,人们开始称呼他为“踢球王爷”“踢球贡亲王”,也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奕忻的不满有多么强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