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美国为什么大火?
“瓦坎达”(漫画《黑豹》中虚构的非洲国家) 2018年7月,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电影《黑豹》上映,影片在美国本土获得7324万美金票房,全球票房更是达到1.32亿美金。要知道,这部总投资1.8亿美元的科幻电影,制片方迪士尼原本预计的是50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黑豹》剧照 一方面,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一贯的好口碑是票房保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黑人演员出演“黑豹”一角引起大量非裔美国人观众走进影院,在白人占主体的美国影厅里,黑色肌肤的英雄让影院里多了许多“有色人种”。 据迪士尼统计,看过《黑豹》的亚裔观众在全部观众群中排名第一,高达46%;西班牙语观众排名第二,为27%,而说英语的白人只占了19%。 《黑豹》的成功也引起了美国舆论的热议:好莱坞电影是否刻意迎合非裔美国人的市场?黑人主角的电影是否必然受到优待?一个白人主演超人或蝙蝠侠会火吗? 在我看来,《黑豹》的大热其实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尖锐与复杂——作为世界上“有色人种”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种族问题一直是难以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从最近层出不穷的“黑人命贵”游行可以看出,美国社会的种族矛盾可以说是处于暴风眼中。 而这次“黑豹”的火爆当然也会引发一些讨论:好莱坞有没有可能因为一部“黑人电影”而改变对“有色人种”的演员、导演和剧本的偏爱?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但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在未来,随着“黑人”演员、导演等人员的厚积薄发,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多属于黑人自己的好电影。就像《黑豹》中的经典台词所说的那样——“瓦坎达未来属于我们,我们现在只是先一步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