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和管理的区别?
一、目标不同 一个企业成立之初必然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有理想,也就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这个目标的实现依靠企业管理来达成,管理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公司治理则不然,它追求的是一种能力最大化,这种能力是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组织,通过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结构)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的整体能力,比个体能力之和要大很多。
二、重心不同 管理是具体做事的,是以执行具体的业务流程为目标,因此管理重在事; 而治理是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对企业进行整体的协调和处理,因此重在其过程。
三、参与者不同 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五个人,那显然所有人都是管理者,因为需要管理自己;当企业规模扩大到50人甚至更多时,除了管理层,还需要有监督层,对高层进行管理;而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就需要有外部力量对企业进行监管了,这就是治理的过程。
四、层次不同 治理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包含在更高一个管理层中;而管理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概念,处于基层。
总之,治理和管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共同作用于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管理侧重于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治理则更关注于为什么事情会做得不好或者为什么事情会做错。
在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企业的所有者是出资者,而实际上的经营者是职业经理人。公司所有者为了确保自己投资的安全与回报,防止职业经理人出现“内部人控制”而侵吞、挥霍企业财产、破坏企业制度的现象,就必须通过建立和实施企业“治理机制”,对“内部人”进行有效控制。
那么,企业管理和企业治理之间到底是种什么关系呢?企业管理是所有者受托的职业经理人按照企业制度开展的管理工作,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这些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价值。因此,企业管理属于“内部管理”范畴。
但是,在“内部人控制”风险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就需要有制度、流程等控制“内部人”,这种对企业“内部人”实施约束并激励以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发生的保障机制就是“企业治理”机制。因此,企业“治理”应该涵盖“企业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薪酬奖惩制度制定、职业经理人管理”等内容。“企业治理”就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治理”本身不是一个“管理”范畴。
在我国,企业“治理”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家族式企业或者“内部人控制”特征比较明显的企业。比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名无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严重超编任用亲属、企业财务混乱、企业风险管理缺乏、企业缺乏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收入严重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缺乏股权激励、企业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等。这种“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