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阴阳学家对于事物的分类方法,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去概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事物及其变化规律。 这五个符号并不是五行真正的含义。 “五”不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而是表示数量,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几”;而“行”也不是指道路,而是行为、运动的含义。 所以,五行实际上是指五种运动形态,它们分别对应着当今科学中的五大基本微粒——电子、质子、中子、光子、夸克-胶子的全息对偶体 。这五大微粒的运动性质分别是: 1. 阳离子(带正电的)围绕核旋转的运动; 2. 阴离子(带负电的)在核周围上下移动; 3. 中性粒子(不带电的)在核外随意的线性运动; 4. 光子在真空中的全同性; 5. 夸克-胶子的色禁锢。 当然,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这些基本微粒并不是最小的物质存在形式,它们都可以再分。但古人不可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创制的五行学说试图以五种基本的运动形态去概括宇宙的千姿百态。
现在来看,这种以五行对应五行的尝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比如:
1. 计算机芯片里0和1的二进制编码,可以看成是五行中的阴阳两种状态;
2. 微波通信里的正弦波和余弦波,对应于五行中的阴阳两个极点;
3. 温度计里的汞柱,对应的运动状态类似于阴阳离子在核周围的上下移动;
4. 玻璃棒摩擦起电时,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类似阴阳离子在核周围的旋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