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五行旺什么?
五行的“行”字,有道路的意思,说明五行是一个流动的系统。这个系统等于是把宇宙中能量流动形式给抽象出来并具象化。它包括相生、相克两种关系。其中相生的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阳(阳离子)生阴(阴离子);而相克则涉及到阴阳两个方面,即:阳克阴、阴克阳。 可见,五行是古人把自然界中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属性进行分类后,所找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五行并不是特定指五种物质,而是代表五种运动状态或五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它同样适合于解释人体生命的活动规律和生理特性。
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相当庞大,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加以表述,则需要相当多的篇幅才能说清楚。在这里,我们只探讨与中医密切相关的部分。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纳到五行之中,并在相生相克的作用规律下不断变化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也可以纳入五行之中加以说明。
在人体五脏系统中,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也相应地分为五行,如目为肝之窍,舌为心之窍,鼻为肺之窍,牙为肾之窍等等。就连人的颜色也可以分五行人,如脸色发黄属土,脸色发青属木,脸上红赤属火,脸色发白属金,脸色发黑属水。 人体内脏器官的运动,当然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五脏六腑共有十种阳性力量和阴性力量,它们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好比自然界中的太阳和月亮一样,只有阴阳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在人体脏腑活动中,也只有阴阳二者互相配合,才会使机体的功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否则就会生病。
由于阴阳是有很大概括性的两个概念,所以在临床上难以用阴阳来确切判断某些疾病。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来指导临床用药。如在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烦失眠时,可以选用莲子心、黄连等清心火的药物,因为心属火、火赖土埋。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再配以疏导气机的药物,例如子午流注法中的“丁丑时(13时至15时)胃经当令”,在此期间适当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和钙的食物,也有助睡眠。这样多管齐下,睡眠障碍就能得到纠正。